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任大援: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

2019-12-09 08:47
打印
收藏
任大援: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讲一个和读书相关的题目《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 一、对文化自信的四个认识 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文化自信,他指出,
正文内容

任大援: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


 

                            
  •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讲一个和读书相关的题目——《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

     

      一、对文化自信的四个认识

     

      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文化自信,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所以,文化自信是当前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我认为有四个认识要点:

     

      第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也是绝无仅有的文化资源。这有助于加强我们对文化自信的坚定认识。

     

      第二,我们要充分认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在和人类各样文明和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比如两汉之际,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又比如明末清初,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这对于中华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是在和世界文明、世界文化融合中发展的,而整个人类的文化是多样性的。

     

      第三,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特点,和其他外域的文明相比,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特殊性,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盲目地羡慕某一文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

     

      第四,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在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和历史上的中国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明的延续,坚定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把握和认识。所以,中国文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文明传承的基础。

     

      这四点认识我们明确了,才能够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

     

      我们怎样才能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深入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这就讲到学习的问题,一个是学习的内容,一个是学习的方法。我们今天侧重讲学习内容,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什么。要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础性的方法就是读书。所以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而在谈经典的阅读问题前,我们要先介绍经典。大家先了解了有哪些经典,然后我们再讨论怎样阅读经典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广义上的经典,按照中国古代固有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我们今天就讲“经、史、子、集”中的“经”有哪些内容。

     

      在中国古代,孔子刚刚开始传播古代文化的时候有六部经典,所以叫“六经”。“六经”后来怎么样变成了“五经”呢?我们要讲这个过程。所以我们今天的关键词就是“五经”“十三经”“四书”。这就是我们古典文化的经典中“经”的部分。当然,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单纯学习“经”的部分,还要学习史、子、集的部分。“史”就是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籍。“集”就是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经、史、子、集都要学。

     

      已故的学者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写过一本书,叫《经典常谈》。从194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是我认为这仍然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这本书很小很薄,但是内容非常好,价值非常高。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讲今天的重点——“经、史、子、集”中“经”这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五经”“十三经”“四书”。为什么说“经”在“经、史、子、集”里特别重要呢?因为中国古代的这些经书,即狭义的经典,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承载者,而儒家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又占特别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分四个问题来讨论中国古代的“经”。

     

      第一,我们讲经典现象。第二,我们讲经和经学。第三,我们讲经学的发展和演变,从“五经”到“十三经”。清代有一个大学者叫阮元,他主持编写了一大部书叫《十三经注疏》。“五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丰富,变成“十三经”。第四,我们讲另外一个经典——“四书”。“四书”是从“十三经”转化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化?“四书”有什么意义?第四部分我们就讲“四书”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来展开讨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现象

     

      什么叫经典现象?如果把人类文化放在一个综合平台上来考虑,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化,都以经典作为人的行为指导、思想指导和行为准则。当然,这些经典大部分是以宗教的形式呈现的。但是也有例外,中国文化就不是以宗教的形式来讲经典,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例如基督宗教,其中早期有犹太教,后来有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他们共同信奉一个经典,就是《圣经》。世界上还有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他们信奉的经典就是《可兰经》或者叫《古兰经》。在印度文化,印度宗教也有自己信仰的经典,叫《吠陀经》。当然,《吠陀经》又分成好多不同的类。所以,在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都出现了一些宗教的经典,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但是中国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也出现了经典,就是儒家的基本文献,它叫作“经”,但是它却不是以宗教为依托。儒家的经典没有宗教的外衣,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这点特别值得注意。这就是我们讲的经典现象。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就讲了一个文化现象,从而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中国古代的经与经学

     

      经与经学的概念

     

      “经”这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里是这么解释的:“经,织也。”就是织布的“织”,“经”和“织”都是形声字。“经”的本义就是经线。织布的经线和另外一种线相对应,是什么?纬线,经线是竖着的线,纬线是横着的线。

     

      相比较而言,在织布时,经线更重要,因为要等到经线码好了以后,再用纬线来进行编织。织布机就是在纬线和经线中来回走动,最后织成布。经线是一个原则,经线乱了就织不成布。

     

      所以从经线的原则引申到具有原则性的文献也叫“经”。在现代汉语中叫“经典”,“典”就是册,“典”和“册”都是象形字,就是一片一片的竹子或者木片。因为经线是带有原则性的,作为文献里带有原则性的那些文献、那些书就被叫作“经典”。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古代的书都是用线串起来的,把竹简削成一片一片的,然后用麻绳等连接起来,所以就叫作经。但是主要是取其具有原则性的含义,它是一个准则。经线是织布的准则,经典是古代书和文献的准则。这就是“经”本来的意思。

     

      但是在先秦早期,“经”并不是儒家所独有。在其他诸子中,比如墨子、管子也有叫“经”的篇名,比如《墨子》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但是在汉代以后,“经”就为儒家所独有了。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叫作经学。

     

      经学的确立

     

      经学是怎么产生的?经学是儒家所特有的概念,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个表现。所以经学的产生有一系列的过程。

     

      首先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有500多年的时间。百家争鸣的特点是什么?各种学说纷纷涌现,都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而在秦始皇时期发生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叫“焚书坑儒”。他就不允许各家各派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秦始皇的时代叫“以吏为师”,“吏”就是官吏的“吏”。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一种人员,叫博士,也叫博士官,是给各诸侯国王提建议的人。秦始皇的时代仍然有。博士官经常对秦始皇提出批评,批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这遭到了儒生的批评。秦始皇对这点非常不满。有一天,他找到一个借口,把这些又提批评建议的儒生全部杀掉了,同时下令把天下所有的书全部烧掉,“以吏为师”,于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况荡然无存。这在历史上叫“焚书坑儒”事件。当然,秦始皇统治的时间很短,十四五年的时间秦朝就灭亡了。

     

      接下来的汉代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汉初的时候,天下人无书可读。这样的形势也恰恰符合汉初统治者的思想。汉初统治者的思想叫作“与民休息”。“与民休息”是什么?就是用轻徭薄赋的方法让老百姓再恢复种田,过比较自由的生活。所以汉初的统治者推行“黄老”无为之术,与民休息,让老百姓恢复生产,轻徭薄赋,老百姓也比较自由。但是唯一的缺点是基本上没书可看。

     

      汉代的学校叫太学,是国家办的学校。太学里的老师是博士官来担任。所以太学里的老师就根据自己的记忆,把先秦儒家的书再教给学生。然后学生通过记录的方法,把先秦儒家的著作慢慢地恢复。也可以说,汉初在国家的大学里恢复了儒家的思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老师讲学、学生记录,学生在竹简中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一个一个竹简,所以叫“汉简”。后来用这种方法保留的儒家著作就叫作“经今文”。儒家后来叫“经”,它是用汉初通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汉隶是汉代的通行文字,用它抄写的儒家经书就叫作“经今文”,也叫作“今文经”。

     

      所以在汉代太学里,开始把儒家著作恢复起来,通过博士官(汉代太学的老师)给太学生讲课,学生记录下来,后来在汉武帝的时候发展出“五经博士”。

     

      除了老师讲学这种方法,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秦始皇下达“焚书令”以后,有些书籍被民间偷偷地保留了下来,比如《尚书》。秦始皇的时代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统一文字,叫作“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书同文,就是整理统一的文字,叫小篆。但是小篆非常难认,所以汉代人不用小篆写字,而是用汉隶写字。因此,在汉初发现的先秦儒家典籍,比如《尚书》,只有少数人认识。所以皇帝就派人到发现者的家里,由发现者口述、官员抄写的方法来恢复典籍。

     

      在汉代,儒家的书在文字形式上有两种,一个是“经今文”,用汉代通行的文字抄写而成的;还有一个叫“经古文”,就是保留先秦文字的原模原样。读法有点别扭,所以今天很多人叫“今文经”“古文经”,也没有问题。

     

      到了汉武帝时代,社会发生了一些变化。汉武帝希望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他有这种想法?一个方面,汉武帝有很多大将,比如卫青、霍去病,他们都是抗击匈奴的英雄,特别能打仗。另外还有一点,汉武帝不想再实行“黄老”无为的思想方针。所以他就要寻找一种统治思想。他的一个想法就是用儒家思想作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当然这也是有缘由的。汉代是用察举制选拔官员,地方上表现特别好的优秀人才推荐到朝廷,朝廷用考试的方法选拔。这叫作举贤良。在汉武帝的时候,有一次举贤良,选拔了在今天河北某地的儒生董仲舒。董仲舒在家里研究哪本儒家的经典?我们现在的史学家和研究者绝大多数读的是《左传》,也叫《左氏春秋》。因为这部书比较忠实于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是恰恰董仲舒研究的不是《左传》,他研究的是《春秋公羊传》。董仲舒告诉汉武帝,他认为《春秋公羊传》有两个重要思想,他叫作“微言大义”。哪两个“微言大义”呢?一个叫作“大一统”。就是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听到这个非常满意,因为他就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董仲舒说在《春秋公羊传》这部书里,“大一统”是它重要思想之一。

     

      第二个思想是什么?董仲舒说叫“尊王攘夷”。“攘”有排的意思。尊王,就是要推崇统治者的权威、帝王的权威。攘夷,汉代人理解的就是抗击匈奴。这也特别符合汉武帝的想法。大一统和尊王攘夷这两点都特别符合汉代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状况。所以汉武帝决定把儒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统治思想。所以他就提出了一个主张,叫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代非常重要的政策。从此之后,儒家思想就取得了最高的地位。所以就在汉代的太学(相当于国家官办大学)里设立了经学博士,一部经设立一个博士,专门讲一部经书。这个经书是指儒家的经书,一共有五部,就叫作“五经博士”。

     

      通过这一系列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初“黄老无为”政策,然后是“五经博士”的出现,最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在思想领域里的最高地位确立起来,这就是经学的确立。

     

      “五经”的内容和经学的意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汉代确立的“五经”有哪些内容,它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讲“五经”的内容。在讲“五经”的内容之前,我还要解释刚才提出的一个问题。在春秋时期,中国有两个私人讲学的开创者,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墨子。要讲学就要给学生读书和学习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就整理了六部古代的文献,当然有些是他亲自书写的。这六部书其中有一部叫《乐经》,这部书很早就丢失了,在战国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所以在汉代的时候就只有五部经,没有关于音乐的这部经。因此,后来我们通常都是说“五经”,不再说“六经”。“六经”中关于音乐这部书哪儿去了?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通常我们学术界认为音乐这部经现在找不到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说法就叫“五经”。

     

      “五经”讲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根据的是《庄子》,因为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战国晚期,庄子写了一篇文章叫《天下》,这里就讲到了“六经”。后来汉代的司马迁作《史记》,对六部经书的介绍和说法跟庄子也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就用庄子的说法。

     

      我们首先看《诗经》。庄子说,“《诗》以道志”,就是《诗经》这部书是讲人的志向。“志”就是志向的“志”。比如一个诗人到大自然中去,他看到大自然的景色,就会借景生情表达自己的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看起来是写景的,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的思想。所以诗不是单纯的为描写而描写,而是表达诗人的志向。这是中国古代诗的特点。《史记》里怎么说?《史记》里说“《诗》以达意”,“意”就是意见的“意”,和它的意思是一样的。孔子也说过一句话,叫作“诗言志”,诗是讲人的志向的。

     

      第二部是《书经》,也叫《尚书》。《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比如大禹要治水,他发布一道政令,召集贵族,开一个誓师大会,就叫作“禹誓”。另一种说法认为“上”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作《尚书》。总之,《书经》(即《尚书》)这部经是讲古代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和夏商周时代的政治有关,所以叫作“《书》以道事”。

     

      第三部是《礼经》,《礼》有点复杂。《礼》后来有三部。我们先说《仪礼》,孔子给学生发下去的教材是《仪礼》。《仪礼》讲什么?“《礼》以道行”,就是讲人的行为准则的。《史记》里怎么讲?《史记》讲,“《礼》以节人”,“节”就是约束、制约的意思。礼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大夫见了诸侯要怎么样,大夫见了大夫要怎么样,诸侯见了诸侯要怎么样,这都是《礼》所讲的内容,所以叫作“《礼》以道行”。所以,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只读一部《论语》,要全面地学习。比如礼仪,包括礼貌,也包括语言上的礼。现代一些年轻人说话非常随便,甚至有一些粗俗的话随口而出。我们可以学习古代的《礼》,看古代人怎么讲话,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四部是《乐经》,关于音乐的这部书。《庄子》是这样讲的:“《乐》以道和”。音乐是讲和谐的,音乐也调节人的情志。

     

      第五部是《周易》。《周易》这个经也很重要,叫“《易》以道阴阳”。《周易》是用阴阳两个概念来描述宇宙结构以及万事万物的变化,所以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里跟哲学比较相关的。

     

      第六部书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历史书,讲什么?“《春秋》以道名分”。《春秋》是讲社会的等级结构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中心的宗法等级结构,《春秋》通过历史的叙述来表现这种结构。这个结构在中国古代就叫“名分”。什么叫“名分”?古代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各安其分”,这就叫名分。《史记》讲,“《春秋》以道义”。义是什么?义是原则。在社会中,你的处事原则跟你的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和你的名分有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什么样地位的人要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当然这是古代的东西,我们今天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六部书分别讲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方方面面都包括了,有政治,有哲学,有历史,有艺术,有文学。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把古代的这些文献整理起来,开创私人讲学,把它流传下来,后人再不断整理,不断丰富,就变成了“十三经”。

     

      经学的意义是什么?孔子给学生讲经书,有的学生对知识性的内容特别地感兴趣,孔子反而给予批评。孔子说,你不要只注重知识性的内容,这些书有知识性的内容,也讲做人的道理。知识的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要并重,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用经书把自己的思想贯穿起来,成为广义的人生教育学。什么叫广义的人生教育?教育不光是猎取知识,如果你光猎取知识,那就是狭义的教育学。我们今天也有这样的问题。我小时候有一种说法,叫“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你学了数理化,不学习做人,那数理化怎么应用呢?所以,广义的人生教育就是把知识的教育跟人生的教育结合起来,这就是经学。所以“五经”在今天的一个意义就是广义的人生教育学。不仅要学知识,同时也要学做人。

     

      “五经”的作用和特征

     

      在汉武帝时代,经学通过博士官的转化,通过教育的渠道,成为汉代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经学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在封建社会有三个特征,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经学支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

     

      第二,儒家思想借助经学的形式,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基础。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儒学占统治地位?因为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是地位最高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它就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当然,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要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

     

      第三,儒家的思想成为经学以后,有没有消极的方面?这是肯定的。儒家思想借助经学的外衣,也就是借助统治者的权威,具有了独断性。什么叫独断性?就是你不能批评,不能怀疑,不能指责。这种独断性就遏制了人思想的自由,在这点意义上,它具有一定的宗教性。宗教是强制性的。所以儒家在封建社会也有这种局限性。

     

      这就是第二个大问题——经与经学。在先秦时期,特别重要的经典才能叫作“经”。汉代以后,只有儒家的思想才能用“经学”这种称呼,它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从“五经”到“十三经”的发展过程

     

      从“五经”到“十三经”这个问题就是讲经学在历史上的发展。首先,孔子整理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并加以整理,删繁就简,再加以注解、润色,给他的学生作为基本的读本。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非常简略,简明扼要。所以在孔子的时代,经也不是特别容易看懂的。这就需要有人加以注解,把内容充实、丰富一下。比如《春秋》里的“王正月西狩获麟”这么几个字,讲的是什么事情?“注”是对古书的注解,注解就要再叙述多一点。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再细化,疏展开。后来“五经”变成了“十三经”,清代人把“十三经”的注和疏都放在一起,就叫作《十三经注疏》,这个我们待会儿讲。

     

      首先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历史书,它讲的是孔子所在的诸侯国——鲁国的历史,但是在孔子整理《春秋》之后,紧接着就有人给它注解,有三个注解,这就把《春秋》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了。

     

      有哪三个注解呢?一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在汉代特别流行这部注解,叫《春秋公羊传》,也叫《公羊春秋》。还有一部叫《春秋谷粱传》。有一个人叫谷粱赤作的传,谷粱是复姓。这一部非常不常见,今天见到的就更少了,研究它的人也不多。另外一个人就特别有名了,叫左丘明,《国语》也是左丘明所写。左丘明注解的《春秋》叫《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或《左传》。这部书因为特别忠实于历史原貌,所以被史学家引用得最多。我们今天学习也大体上用这部书。

     

      有一位注解《论语》的学者,叫杨伯峻,我也非常推崇。他为什么注解得特别好?有一个原因是杨伯峻先生,包括他的长辈,是研究《左传》的。所以,我们把《左传》研究清楚了,对《论语》中的好多内容更容易把握。因为《春秋》这部书是孔子家乡鲁国的历史,《论语》大部分是发生在鲁国的事情,和孔子有关系。《左传》这部书在今天看来特别重要。但是在汉代,因为它是古文书写的经书,因此并没把它列为学官。

     

      没有注解的《春秋》我们叫作“春秋白文”。但是《春秋》一出现就有加传了。因此,本来的五部经书,其中的《春秋》变为三部,从数量上来说就变成了七经了。

     

      还有一部经叫《礼》,简单的说法叫《礼经》。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说法叫“三礼”。孔子整理的给学生做教材的那部叫《仪礼》。《仪礼》是讲贵族之间的行为准则,所以叫“《礼》以道行”。但是为什么贵族之间要用这样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呢?司马迁说“《礼》以节人”,为什么要节制自己呢?因为有很多的道理。这个道理和西周的官制有关系。所以,要理解《仪礼》,还需要了解周代的官制。因此,后来又有人写了一部书,叫作《周礼》,也叫《周官》,是讲西周的典章制度的。有了《仪礼》,后来又有了《周礼》(《周官》),但是对仪礼还不一定能够理解得非常好,所以后来又出现了一本书,叫《礼记》,可以说是关于《礼》的笔记研究心得。

     

      《礼记》是一篇一篇的,比如讲学习的叫《学记》;讲丧葬的,人死了以后,他的亲属穿什么衣服,有《丧服篇》;讲音乐的,音乐和礼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有《乐记》。《礼记》里有关于礼的各种讨论,这些讨论有的比较具体,也有的比较宏观。比如说我们待会儿要讲的“四书”里有一篇,叫《大学》,它原本是《礼记》里的一篇。《大学》讲什么?讲贵族学的问题,所以它是讲儒家的根本性道理、宏观道理。还有一篇叫《中庸》,也讲宏观的道理,后人把《大学》和《中庸》单独抽出来,组成了“四书”的体系,这个待会儿我们再讲。所以,这些讲礼的书,有从宏观的角度讲礼,有从微观的角度讲礼,把它编纂在一起,又形成一部书——《礼记》。

     

      在汉代有很多人研究《礼记》,比如戴德、戴圣,叔侄二人都研究礼。叔叔叫大戴,侄子叫小戴,大戴整理的《礼》叫《大戴礼》,有小戴整理的《礼》叫《小戴礼》。清代人整理“十三经”的时候,把《小戴礼》放入“十三经”的体系。所以我们通常叫的《礼记》实际上在汉代是《小戴礼记》。

     

      所以《礼》这部书本来是《仪礼》,后来有《周礼》《礼记》,所以也变成了三部。这样《春秋》变成了三部,《礼经》变成了三部,就变成了九部经。再加上原来的《诗经》是一部,《尚书》是一部,没有变化。《周易》是一部,有没有变化?有变化,但还是一部经。有什么变化?《周易》本来是《易经》,但是在战国的时候学者给它加了传。有十部解释《周易》的,叫作《易传》,但是合在一起还是一部书,没有改变它的数量,所以《周易》还是一部书。我们现在说的《周易》这部书是《易经》和《易传》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易传》多数掺和在经书的经文中,当然也有单独成篇的,比如说《易传》的《系辞》篇就单独成篇。

     

      《春秋》变成了“三传”,《礼经》变成了“三礼”,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就变成了九部。到了宋代,宋代人把《论语》加进去,把《孟子》也加进去。同时还把《孝经》也加上,因为“孝”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内容。再加上一部字典类的书,叫作《尔雅》。所以到了宋代,从五部经书就变成了“十三经”,就是“春秋三传”“三礼”,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十三经”体系。

     

      “十三经”的体系,比起“五经”在分量上就大得多了,而且注家也特别多。因为到了宋代以后,中国印刷蓬勃发展起来了,宋代既有雕版印刷术,又有活字印刷术。所以宋代人大量的刻书,同样一部书,注解的人很多。到清代以后,这种情况甚至变成一个负担,所以清代大学者阮元,组织人专门集中起来加以整理,把最好的注本集合在一起,形成一部书,叫《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就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全部儒家思想的完整版本。

     

      (四)“四书”及其意义

     

      从春秋时期孔子整理了六部古代经典,到后来一部亡遗,剩下“五经”,“五经”在汉代以后慢慢发展成为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繁琐。所以唐代李白就曾有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所以,唐代人开始思考:能不能找到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把它精炼化,让老百姓都比较容易掌握?当然,唐代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些历史因缘。什么历史原因?一是经学本身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越来越繁琐,因此它内在的发展需要简化、精炼化。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所以玄奘(唐僧)还到西天去取经,了解它的真义。在唐代的时候,佛教就对儒家的正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唐代皇帝非常信佛,不仅如此,唐代皇室还尊奉法门寺佛祖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为佛骨迎送供奉,这引起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反对。

     

      有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叫韩愈,他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叫作《谏迎佛骨表》。但是宪宗不买账,所以韩愈就被贬走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但是韩愈的《谏迎佛骨表》表现了儒家知识分子想争回儒家正统地位的思想。所以韩愈就想,我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把儒家的正统地位恢复过来?他写了一篇文章,这是《韩愈集》里面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叫作《原道》。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什么叫仁,什么叫义,什么叫道,什么叫德,都写了,还有你读什么书,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东西等等,他把整个儒家思想都加以描述,在文献上、在理论上总结儒家思想。

     

      另外,韩愈还做了一件事,他企图把儒家思想的核心找出来。他把《大学》《中庸》拿出来加以表征。他认为《大学》《中庸》很重要,读这两篇就等于把儒家思想把握了。然而韩愈做这件事并没有做彻底,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在宋代以后得到知识分子的响应。

     

      到南宋,中国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就把《论语》《孟子》从宋代的“十三经”体系又拿出来,然后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种书放在一起,叫作“四书”。同时朱熹用毕生精力注解了“四书”。他认为如果让天下百姓读这四部书,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儒家思想,而且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所以朱熹在“四书”上下了特别大的工夫,把儒家的经典简化为四部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以“四书”在封建社会后半段的地位变得特别重要,因为“四书”集中的代表了儒家思想最核心的东西。

     

      从韩愈到朱熹,他们做的简化工作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炼化,给后人学习儒家经典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直到今天,你要学习儒家经典,我不建议你上来就读“十三经”,也不是上来就读“五经”,而是先读“四书”。所以,“四书”的出现给天下的百姓提供了一个学习儒家思想的方便之门。当然,朱熹的《四书集注》也把他自己的理学思想渗透到了其中。

     

      所以,这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中国古代的经学发展在形式上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孔子整理了“六经”,然后变成“五经”,发展成“十三经”,是越来越丰富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要认真地读“十三经”,读各种注本。但是对于初学者,对于青年人,先读“四书”。所以“五经”到“十三经”是一条道路。“五经”到“四书”又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一个简化的道路,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方便。

     

      所以,我们讲文化自信,首先要读古代的书,要阅读经典,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建议大家看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作为入门。今天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经”的内容做了一个概括说明。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说明,为大家学习儒家思想储备基础性的知识。真正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我们下功夫一部一部地读。

     

      我今天就讲到这儿,希望大家认真读书、认真学习,坚定文化自信,把我们的文化建设搞得更好。谢谢大家!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